北大专家徐晋涛:我国环保和能源转型不能依赖行政手段

2020年9月8日
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在25日晚间举行的国是论坛“能源中国”第二期上表示,我国环保和能源转型方面确有成果,但不够稳健。从长期来看,必须要找到社会成本较低的政策替代方案,从过去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的方式转变为以经济政策、市场政策等为主。

徐晋涛指出,在环境保护方面,“十三五”期间国家下了很大力气控制空气污染,似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。以北京为例,年均PM2.5大幅下降,蓝天的天数明显增加。从全国来看,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加很多,达标的城市比例也增多。

但是他认为这样的成果并不稳健。根据其所做的空气质量变化统计分析,目前的空气质量改善过于依赖于扩散条件。如果把扩散条件好的天数“拿走”,空气质量的改善就要少得多。

从能源转型的角度来看,2013年以后,化石能源消耗特别是煤炭的消耗出现“平峰”,二氧化碳的排放虽然在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下降,所以单位GDP能耗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,都提前达标,这是令人感到乐观的成就。

但这个成就也并不稳健。虽然成果的达成确有环保,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努力,但经济增速放缓在这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2013年以后,我国家经济增速放缓,出现了去产能、补短板的一个过程。经济增速下行的同时,对煤炭的消耗、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和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有减缓作用。他认为,这种由于经济下行带来能源结构改善,二氧化碳减排,是不可持续的。所以还需要找到长期有效的政策,使这些成果能够稳住、能够延续。

针对长期有效政策,徐晋涛指出,一个政策如果长期有效,必须是有效率的政策,必须是社会成本较低的政策。过去我国在环保和能源转型方面政策的特点,主要还是依赖行政手段。将来如果要实现长期有效,必须要找到社会成本较低的政策替代方案,就是更多倾向于经济政策、市场政策,才能推动环保成果持续稳定能源转型。

这涉及体制改革和政策机制改革两个方面。徐晋涛指出,如环境税这样的方式,将来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而不是要加强行政手段。此外,在气候变化方面,我国有了碳交易的尝试,下一步可以探讨开征碳税的可能性。

来源(中国新闻网) 作者(中国新闻网)

泰和集团(www.nightatthefab.com)